首页

女王调脚

时间:2025-05-29 15:35:52 作者:“人工智能+”开辟就业新空间 浏览量:66149

  又有一批新职业、新工种上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公示,拟新增17个新职业、42个新工种。

  很多新职业、新工种的出现,映射出产业变革新趋势、社会发展新需要。比如,拟增加的42个新工种中,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测试员”工种,在“动画制作员”职业下增设“生成式人工智能动画制作员”工种。这正是人工智能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并加速赋能千行百业的体现。

  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对就业的影响是深刻的。人工智能催生了大批新职业,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根据行业报告数据,到2030年,我国AI人才缺口将达到400万人。层出不穷的技术应用意味着新需求、新变化,让新职业拥有无限可能。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尤其是年轻劳动者可以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发挥才能、绽放光彩。

  另外,这些新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可以看到,人工智能创造的新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服务等领域,这将促使就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同时,一些传统岗位会被取代或转型,就业面临结构性挑战。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越来越多的行业中出现人工智能的身影,一些行业及其从业者也开始享受到其带来的效率红利。面对越来越快的信息生产、传播、转化、更新过程,各行业从业者都需要积极拥抱新的时代,主动适应变化,提升就业竞争力。当下正值求职招聘高峰期,不少高校毕业生正朝着这些新职业方向努力。相信这些求职者已经在扩充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需求。

  对于广大劳动者而言,要想跟上人工智能时代的脚步,还有赖于政策支撑。近年来,我国着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增加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培养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人才。高校、企业也在通过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产业与人才发展的良性互动。

  从社会保障层面来看,通过完善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政策、建立灵活的就业保障机制、构建协商机制平台等措施可以有效应对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加强相关职业技能培训、增强人机协作,则可以从实践层面缓解当下面临的转型升级压力。

  (中国经济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温哥华举办2024中华传统文化节暨泼水节

各个房屋单元到达施工现场后,将之通过塔吊吊放至设计位置,对连接位置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后进行室内机电、消防、水喉件连接,最后对拼接处内墙面简单装修后即可交付。

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苗伟强在调车岗位上干了10年,他所在的丙八调共有3人,平均年龄28岁。他和同事们负责天津港内部分中欧班列的取送、编组任务,是发车前的头道工序。

瞭望丨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据悉,在围绕营造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高品质生态环境方面,济南公安实施“黄河安澜·生态警务”,建强市县两级“生态警队”,推动“特色警长”和“联建工作站”标准化建设,筑牢生态保护前沿阵地;开展环保领域“昆仑”和打击森林火灾、非法狩猎、非法占用农用地等专项行动,严打非法捕捞、采砂等生态环境领域违法犯罪,守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资源安全;打造生态警务数智平台,实现生态要素动态评估、案件主动预警、事件快反快处,全力护航市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完)

台当局将训练高中生组紧急应变队 家长质疑:要上战场?

毕业季是青年学生学习的丰收时光,也是起步迈入社会的重要节点。不少高校精心设计并充分利用毕业典礼等教育载体和育人环节,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担使命,将毕业季打造成启迪思想、厚植情怀、暖心励志的“大思政课”,将殷殷叮嘱和绵绵祝福装入莘莘学子的人生行囊。这些“大思政课”各有各的精彩,有几个共同的关键词贯穿其中。

两岸及港澳20支球队将角逐2024海峡两岸大学生篮球赛

新华社上海11月5日电(记者姜微、许可)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上海出席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